近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榜单揭晓,我校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杨宇航团队作品《基于自动驾驶的AI全地形球形车辆》(指导教师:徐帅)获得”黑科技”专项赛“卫星”级!为表彰我校在本届比赛中取得的优秀成绩,团省委、省学联特发来贺信,对我校在本次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我校继续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鼓励更多青年学子积极参与到学术科技创作中,为我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贡献更多力量。
此外,在第十六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我校有20项作品脱颖而出,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均取得新突破。(审核:高扬)


队伍合影
新闻链接:
优秀作品介绍
1.新时代初中科创劳动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作品简介: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题进行讨论,注重科技、教育、人才事业的一体化联系,统筹推进三者协同发展,将科创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有力抓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劲支撑,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劳动教育的内涵、形式和功能面临教学的新挑战。本团队利用 Citespace 软件、SPSS 统计分析软件及 AMOS 软件 分别对国内外科创劳动教育文献和对辽宁省 16 所城市 50 所初中的 3 个年级共 6200 名学生和 500 名教师开展纸质问卷调查发现,我省各地的中学都在积极开展劳动教育,但劳动教育的独立课程地位未得到很好的落实,课程内容形式单一化、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科技技能的培养、专业教师团队较为薄弱等问题。在 8 年间,本团队在超 15 所城乡试点学校进行课程实践,并对实践研究成果持续迭代优化,梳理出基于 C-STEAM 教育理念的科创劳动教育教育模式,开展跨学科项目主题式科创劳动教育探究,其中包括构建多维度多板块科创劳动课程体系、落实学校顶层设计、强化科创劳动教育师资力量、注重师生共建科创劳动教育资源平台等,确保初中学校教育体系中的科创劳动教育育人目标有效达成。
2.数字生态农业,赋能乡村振兴—基于智慧型农业大棚的调研分析

作品简介:为深入响应农业农村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配合国家推入乡村振兴,农业扶贫的农业发展政策方针,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方向。基于此,提出适合新时代新农村新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大棚装置,对山东省潍坊“智能流水线的农业大棚以及辽宁省朝阳市周边等市的农业建设和发展的经验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和数据总结,结合现有农业 大棚的材料应用和智能大棚的建造特性,提出技术上先进性,经济上可行性、环境上可持续性、以及信息上全面性的智能农业大棚的建设新思路,并针对现有情况构建能够解决现有问题的智能农业大棚的建造方案。围绕物联网平台以及计算机遥感技术,对农业大棚的精准种植、数字产量预测、采光性能、温度控制、同一大棚对不同作物的种植以及环保要求上都有大幅度的改进提升。通过收集现有智能农业大棚的应用数据现状和调研材料的新应用数据方面,使农业数字化、智能化、数据化,生态化。对于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加大材料的可持续循环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3.“双碳”目标下绿色交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辽宁省公路隧道为例

作品简介:隧道工程是交通路网工程的咽喉工程,相对于其它道路交通来说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使用寿命长、具有环保效益,在山区通常作为首选方案。但隧道工程初期投资大、运营成本高,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节能问题,特别长大隧道工程的节能问题越来越引起工程界的关注和重视。作品调查内容为既有隧道的节能基本情况调查。所选区域辽宁地区公路隧道。项目组采用调查思路主要为既有隧道基本情况调查和典型隧道的重点调查相结合。基本情况调查隧道22 座,重点调查既有隧道节能综合改造而应考虑到的详细信息,完成 4 个典型隧道的重点调查。数据分析从隧道建设运营全过程的四个阶段(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和三个大的方面(通风、照明、衬砌养护)进行分析,总结出辽宁省隧道工程的节能问题,综合制定公路隧道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这一全过程中可行的节能方案,分别从隧道通风、照明、衬砌养护等三大方面进行分析与深入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所调查的隧道做相关分析,使得调查更具有科学性和实际意义。调查的方式主要为文献调查、深度访谈、典型调查、实地考察与理论统计分析的方式完成。根据重点调查结果,为辽宁地区隧道工程的建设和养护提供了一些具体建议,并得到调查单位的采纳。
4.文化自信视域下红色基因的传承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基于盘锦市实证调查分析


作品简介: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近年来不断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盘锦市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虽然近年来盘锦市进行了转型发展,但是在城市形象打造日益趋同的今天,需要相关部门为提升城市形象找到新途径、提出新方法。
本次研究以文献研究法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采用调查法对盘锦市各类人群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以实地调查法等,对盘锦市红色资源及其对人文教育的影响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经过对盘锦市红色资源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盘锦市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实践的相关研究论述较少;部分红色遗迹存在多处红色遗迹保护不利,修缮不足的现象;政府宣传开发不足,民众对于红色文化的了解渠道较少,旅游业的宣传集中于自然旅游资源而红色资源利用开发比较匮乏。以盘锦市作为出发点,可见其他红色资源传承中面临着大同小异的问题,为改善盘锦市红色资源的利用开发的现状提出了可行性方案及建议。针对以上问题,家住盘锦市的同学进行实地调研,记录感受与发现的问题;家住盘锦以外的成员查阅有关研究资料,结合所发现的问题编写调查问卷并分析问卷结果。再对比结合国内红色文化发展良好的城市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挑战杯”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逐步成为面向广大青年学子的实践平台、培养青年学生科学精神的第二课堂、提升青年学生协作能力和集体观念的有效载体。未来,校团委将持续提升科创赛事育人功能,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引领沈大学子在积极投身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实践中展现青春担当与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