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沈大 网站首页 -> 媒体沈大 -> 正文

《辽宁日报》沈阳大学创排的诗画音乐剧《国之歌》首次落地联排

   作者:    来源:   编辑:王识宇    发布日期:2023-04-17     点击数:[]  

4月14日,《辽宁日报》刊登我校新闻:沈阳大学创排的诗画音乐剧《国之歌》首次落地联排



原文阅读:

那鲜艳的五星红旗有你的鲜血,那雄壮的国歌声中有你的旋律,这是无数英烈披荆斩棘的勇气,这是中华民族前仆后继的意义……”

沈阳大学体育馆内,高亢的歌声、激越的台词、情感的碰撞、肢体的表达,汇成了一曲英雄的壮歌。4月12日,沈阳大学评剧艺术中心创排的诗画音乐剧《国之歌》正在首次落地联排,从而标志着这部剧进入演出倒计时阶段,4月22日将如期在盛京大剧院首演。

诗画音乐剧《国之歌》是在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为诠释辽宁省委“六地”中“新中国国歌素材地”和“抗日战争起始地”而创作,经过40多天的演练,今天圆满完成联排。从3月15日建组开始,随着排练的进展,演职人员中大多数的在校生,用他们的敬业与坚持完美的诠释了“精神”的力量。他们大都是非专业演员,克服了非专业、缺乏经验、课业重等困难,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坚持在排练场上。当他们的台词与歌唱每天都回荡在深夜的校园里时,他们从人物的命运与时代的激荡中感受到一代人的奋争与牺牲,心灵一次次受到强烈的震撼与洗礼。

该剧编剧是沈阳市作协主席李轻松。通过一位诗人栗雪剑的视角,讲述了他在面对国破家亡时,以笔为剑,投身在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与义勇军一起唤醒民众,经过浴血奋战赢得胜利,从而由各路义勇军军歌孕育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抗战的精神象征,进而讴歌了沈阳这座英雄的城市,十四年的浴血牺牲所谱写的英雄史诗。

著名艺术家冯玉萍担任该剧导演,她怀着对沈阳这座城市的挚爱,将一个艺术家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全部融入这部剧的创排中,与青年学子一样,排练到深夜成为常态。同时她也深切地感受到学生们在排练过程中的成长,他们对那段屈辱史感同身受,对一首歌的诞生有了感性的认识,对一代人那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产生敬仰之情。这是青年学子们用他们的行动来诠释辽宁省委推出的“六地”、沈阳市委推出的“英雄城市”,是向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战斗与牺牲的先辈们致敬,是对沈阳的红色血脉的赓续,是讲好沈阳故事、寻找国歌源头的一次生动突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