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学师范教育办学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906年创建的新民公学堂。2023年,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2024年开始在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和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3个研究方向招生。
研究方向与特色
该学科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主要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基础性问题,探究教育的基本原理,阐明教育实践的基本价值。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能力素养并行,毕业生可以从事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教育咨询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研究方向1:教育基本理论
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学术功底、较为开阔的国际学术视野,研究能力较强,面向新时代、厚基础、宽口径,适应学校及社会机构的教学、研究、培训、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2: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
培养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国内外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动态及趋势,关注新理论新流派的发展,努力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为教育实践服务,具有一定独立从事教育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和学术素养,在学校和社会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培训、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3: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的研究型少先队辅导员或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科研与管理人员、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和各级辅导员。具有较为扎实的教育学学术功底、掌握儿童发展心理理论,具备较为开阔的社会科学学术视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原理及相关专业教学及科学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学科团队
本学科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已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学科平台
现有研究生专用录播教室1间,研究生专用教室3间,智慧教室1间,本硕共用微格教室3间,有研究生专业技能实训室、现代教育技术非线性编辑室、儿童行为观察室、在线备课微课实训室、沙盘室等5间。已建立校外实践基地17个,其中2个基地获批辽宁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与沈阳市杏坛小学签订联合培养教育硕士协议

与大东区教育局幼儿园签订联合培养教育硕士协议

首都师范大学王建平教授为研究生做学术报告

辽宁师范大学闫守轩教授为研究生做学术报告

与基础教育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研讨

研究生在教学大赛中表现出色